艾草怎么種植?有幾種方法?
艾草主要以根莖分株進行無性繁殖,但也可用種子繁殖。一般進行種子繁殖在3月份播種,根莖繁殖在11月份進行。畦寬1.5米左右,畦面中間高兩邊低似“魚背”型,以免積水,造成病害。播種前要施足底肥,一般每667米2施腐熟的農家肥4000千克,深耕與土壤充分攔勻,排后即澆一次充足的底水。
產新期在每年的5-9月。當前國內流通規格可分為艾葉與五月艾。艾草對氣候和土壤的適應性較強,耐寒耐旱,田邊、地頭、山坡、荒地均可種植,其播種時間如下:
1、選種艾草留種以2~3年生植株為好,選生長健壯、豐產、無病蟲害的植株留下不收,果實成熟時剪下果枝攤晾至干,脫粒、過篩、簸去雜質,種子裝于布袋里,放于陰涼干燥處貯藏。
2、播種艾草應于早春播種,南方2~3月,北方3~4月,可直播或育苗移栽,直播行距40~50厘米,播種后覆土不宜太厚。出苗后注意管理,當苗高10~15厘米時按株距20~30厘米定苗。
艾葉草是我國南方幾乎到處都有的一種植物,在廣西桂林,更是直接用艾葉草的葉子包米飯來做著吃的。艾葉防瘟疫有著幾千年的歷史了。
因為中草藥就是就地取材,因此艾草成為那個時候防瘟疫的功臣,據現代醫學藥理證明艾草是一種抗菌抗病毒的藥物,因為艾草對病菌有著抑制和殺傷的作用,而且對呼吸系統疾病也有著防治的的作用。
艾草的適應性強,普遍生長于路旁荒野、草地。只要是向陽而排水順暢的地方都生長,但以濕潤肥沃的土壤生長較好。
艾草種植要求日照充足通風良好,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佳,有利生長。種子直播,每穴3-5粒,株高5CM時須疏苗,以利生長。株高30CM時可撒肥料,讓葉子及莖干充分生長,因特殊葉形及特殊需要銀色色彩,近年來常被花藝老師拿來作花材。
每年3月初在地越冬的根莖開始萌發,4月下旬采收第一茬,每公頃每茬采收鮮產品11250~15000千克,每年收獲4~5茬。每采收一茬后都要施一定的追肥,追肥以腐熟的稀人畜糞為主,適當配以磷鉀肥。
艾草的味道與檸檬味道相似,具有香甜可口的味道,常被用于制作花露水、香醋時的材料,可擦于皮膚上具有防蚊防蠅的效果。葉常被歐洲人拿來泡茶飲用,有益腸胃健康,并驅除孩童體內的寄生蟲葉可放于洗澡水泡澡,增進血液循環,置于枕頭中并可治療失眠。
“艾草怎么種植?有幾種方法?”的相關內容
同類文章排行
- 艾草最佳的采摘時間是幾月份
- 艾草種植一年可收割兩三茬,每茬3000元
- 艾根艾苗艾種子種植優缺點對比及種植季
- 艾草怎么種植?有幾種方法?
- 艾草種植轉型之路 艾草深加工企業越來越
- 艾草種植正當時,但根苗質量才是最重要
- 艾草種植的利潤有多少 種了兩畝頭年就有
- 艾草種植創業致富好項目 還是艾銘源最靠
- 開封艾草種植引領脫貧 艾根銷售帶動扶貧
- 艾草種植的市場前景及經濟效益,實戰指
- 艾草好種植嗎?需要什么樣的技術才能種
- 艾草能制成保健制品,你聽說過嗎?
- 艾草居然還能治療靜脈曲張嗎?
- 艾銘源艾草種植是一項風險小,投資小回
- 艾草種植是堯龍山佛藥文化產業園的一期